董姓起源
董姓简介
董姓是一个古老的姓,董姓的由来,有两种说法:其中一支持起源很早,相传黄帝的已姓子孙中有个叫叔安的,被封于飂(又作蓼,在今河南唐河县),称为飂叔安。飂叔安的儿子董父,为帝舜驯养龙,被舜赐姓为董,任为豢龙氏,封之于鬷川(今山东定陶县),他的后代便以董为姓。
董姓的另一支是在周朝时出现的,据西汉史游《急就篇》及宋人邓名世《古今姓氏书辩证》记载,春秋时,周大夫辛有的两个儿子到晋国,与籍氏一起主管晋之典籍,因其职责是“董督晋史”,所以也称为董氏。这一时期晋国的都城在绛(今山西翼城东南),故此支董氏出自今山西翼城。
辛有的后裔,世袭晋国太史之职,至春秋时,有史官董狐,他不畏权贵,秉笔直书,被誉为“良史”。董狐的裔孙董翳,秦末被项羽封为翟王,都高奴(在今陕西延安延河东岸),子孙遂居陇西(郡治在今甘肃临洮)。西汉时的董仲舒为广川(今河北枣强东)人,其曾孙自广川徙陇西,裔孙徙河东(郡治在今山西夏县西北)。此外,董姓在汉代还分布于今山东定陶、高青,广东广州,四川资阳、德阳,贵州黄平,浙江余姚,湖北襄阳、枝江,福建福州,河南禹州、伊川、南阳、开封、福县、信阳、灵宝等地。至隋唐时期,除上述地区外,今安徽、湖南、江苏、江西等省的一些地方,也都有董姓的居住地。
唐代的《元和姓纂》记载董氏有四个郡望:即陇西、弘农(今河南灵宝)、河东、范阳(今河北涿州)。此外还有济阴(今山东曹县)。唐末,固始(今属河南)的董氏有随王潮、王审知入闽者。明代以前,董氏已遍布江南各省。从清康熙年间开始,董氏有族人陆续移居台湾,此后有的又徙居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。
历史上出自董姓的名人很多,西汉有哲学家、经学大师董仲舒,广川人,武帝采纳他的建议,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;还有云阳(今陕西淳化)人董贤,因貌美,为哀帝宠幸,22岁官至大司马,操纵朝政,其父、弟、岳父等均官至公卿,拥有家产万贯,贵倾朝廷。东汉初有陈留圉(今河南杞县圉镇)人董宣,因拒不向邪恶低头,被光武帝呼为“强项令”;东汉末陇西临洮(今甘肃氓县)人董卓,189年率兵入洛阳,废少帝,立献帝,挟献帝西迁长安,自为太师,后为王允、吕布所杀。三国时南郡枝江(今属湖北)人董和,与诸葛亮协力辅佐蜀后主,居官20余年,死时家无檐石之财;其子董允,蜀后主时任黄门侍郎,颇得诸葛亮信任,常谏诤后主过失;还有侯官(今福建福州市)人董奉,善医道,为人治病不取钱,治愈者使裁杏树,数年达万株。后人用“杏林”颂赞医者,即出于此。北魏时有出使西域的外交家董琬。唐代有德宗时的宰相董晋,还有琴家董庭兰。五代南唐有著名画家董源。辽代有农民起义首领董庞儿。金代有戏曲作家董解元。明代有抗倭名将董邦政,著名书画家董其昌,秦淮名妓董小宛。清代有文学家董说,画家董邦达,晚清将领董福祥。近现代有无产阶级革命家、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,宁都起义领导人之一董振堂,解放战争中的战斗英雄董存瑞。董姓可谓名人辈出。
在当今以人口多少排名的中国百家大姓中,董姓位居第29位。
一、姓氏源流
董(Dǒng)姓源出有三:
1、出自己姓。据《元和姓纂》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等资料所载,颛顼后裔董父精于饲龙,很得帝舜的赏识,故赐董父以董为姓,其后代亦以赐姓董为氏。
2、出自官名。据《姓氏急就篇注》所载,周朝有大夫辛有,其二子在晋国任职太史,董督晋国典籍史册,子孙世袭官职,并以官为姓氏,称为董氏。
3、其他源流。据《董氏世谱》所载,帝颛顼的后代陆终有一子叫参胡,姓董,参胡的子孙便有以董为姓者。另外,朝鲜族等也有董姓。
得姓始祖:董父。颛顼帝的己姓之后,廖叔安有一子叫董父,他对龙的习性很有研究。于是帝舜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,专门养龙。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,许多龙学会了表演舞蹈。帝舜非常高兴,就封董父为鬷川(今山东省定陶北)侯,还赐他以董为姓,其后代就以董姓自居,董父也被尊称为董姓始祖。
二、迁徙分布
董姓出于同一宗源,均为高阳氏颛顼帝之后裔。据史料所载董姓的发源地在山东定陶北部、山西西南部、山东平原县一带三个地方。秦汉时,董姓在今山西、甘肃、河北、河南较为集中。另外,陕西,山东定陶、高青,广东广州,四川资阳、德阳,浙江余姚、湖北襄阳、枝江,福建福州,河南禹州、伊川、南阳、开封、杞县、信阳、灵宝等地也散居有董姓族人。后在不断的繁衍过程中,甘肃、山东两地董姓发展成当地望族。这一时期,据史书所载的董姓族人繁衍迁徙情况有:出自晋国太史一支的辛有后裔董狐裔孙董翳被封为翟王,都高奴(今陕西延安市城东延河东岸),后其子孙又迁居陇西(今甘肃临洮);西汉董仲舒为广川(今河北枣强东)人,其曾孙由广川迁至陇西,后人又迁往河东(今山西夏县西北)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社会动荡,百姓四处流散,大举迁往南方,安徽、江西、江苏、湖北及长江中、下游地区均有董姓迁徙而来者。隋唐时期,是董姓一大繁衍时期,福建、广东又有董姓迁居者。又唐代固始(今属河南)人陈元光父子开漳入闽及王潮、王审知入闽时都有董姓加入。宋元时期,金兵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的南下再度迫使董姓南迁,浙江余杭一带此时出现董姓族人。明清之际,台湾、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均分布有董姓居住者,董姓这一时期可谓遍布海内外了。今日董姓以河北、山东、山西、云南、辽宁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。冀、豫、晋三省,占董姓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一,滇、鲁、辽、浙、川、鄂、六省又占百分之三十八,而冀居住了董姓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一,为董姓第一大省。董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九位的大姓,人口较多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一。
三、历史名人
董 狐:被当时的孔子誉为良史的史官,是最早出现于史籍的董姓名人。
董 宣:字少平,陈留圉人(今河南杞县),董仲舒五代孙,东汉著名良吏,光武帝时为洛阳令,敢于搏击豪犟,为民作主,京师震栗,光武称其为‘强项令’,豪犟贵戚莫不畏惧,号其为“卧虎”,民间歌之曰:“枹鼓不鸣董少平”。七十四岁死于任上,只一床旧被覆盖遗体,家中尚存大麦数斛,破车一辆。光武闻知十分伤感,说“董宣廉洁,死乃知之”,下诏以大夫之礼葬之。
董 贤:字圣卿,云阳(今陕西淳化)人,西汉大司马。他22岁时就被哀帝宠幸,官至大司马,操纵朝政,其家族在当朝显赫一时。
董 和:(?-220)字幼宰、枝江董市人蜀汉掌军中郎将;与诸葛亮共事多年,许多建议被诸葛亮采纳,为官二十余年,外牧殊域,内干机衡,清正廉明,深受人民信任和爱戴,与少数民族交往,‘务推诚心,南土爱而信之’。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,诸葛亮对董和的高风亮节称赞不移:“幼宰之殷勤,有忠于国,则亮可少过矣”。
董 允:(?—246)字休昭,董和之子。秉承了董和的高风亮节,是时人所称的蜀中四英之一(诸葛亮、董允、蒋琬、费祎)。对董允的忠诚与才干,诸葛亮在《出师表》中给予了肯定,并力推董允主持“宫中之事”,董允受命,忠勤不懈,对后主言行,极尽诤湅之责。董允官至侍中、辅国将军、尚书令、大将军附贰等,文官武职集于一身,地位显赫,但他一身正气,正直不阿,治理蜀国业绩显著,深得民心。
董 奉:董允之孙,建康董氏之祖,游闽中,后居庐山,为一代名医,治病不取利,使之种杏,久成杏林。为今医界称为杏林由耒。
董 诰:(1740—1818)董邦达之子,乾隆二十八年中探花乾隆帝将其改为二甲弟一作金殿传胪,形降实升。累官至军机大臣、东阁大学士,擢文华殿大学士(宰相)。他通晓军事,台湾、廓尔喀平定也列名功臣。在和珅当权时代,他与王杰独不与其苟合。嘉庆帝铲除和珅时他也发挥了较重要作用。他与其父一样都是当时有名画家精书法、善绘画。他五次归还故里,生活简扑,平易近人从不倨傲,深为邻里称道。终年七十九岁。嘉庆二十三年致仕归家,十月去世。父子历事三朝,虽身居显要,但两袖清风。嘉庆帝哀诗中云:只有文章传子侄,绝无货币置田庄。
董 源:(?—962)一作董元,字叔达,钟陵人(今江西进贤),一说江南人。五代南唐画家,南唐中宗时曾任北苑副使,世称董北苑。。工山水,尤擅溪桥、渔浦、洲渚交相掩映的江南景色。用披麻皴法画山水,平淡天真,后又巨然承其风格,并称董巨,为五代、北宋间南方山水画主要流派,对后世影响很大。亦善画牛、虎、人物,传冯延巳曾将其所作古代美人画屏误为挡道宫娥而不敢入谒中主。
董 槐:(?—1262)宋濠州定远(今安徽定远)人,字庭植,嘉定十六年进士。嘉熙间历提点湖北刑狱、知江州、潭州,平息常德兵变,救济南来江北流民,甚著政绩,整肃军纪,加强训练。六年(1246)任权广西转运判官兼提点刑狱,协和西南少数民族,与交趾建立友好贸易关系。宝佑三年(1255)任右丞相兼枢密使,以整顿纲记为急务,为改革旧制,报效国家,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从而得罪了许多大臣,因此嫉之者甚众。次年罢相,为佞臣丁大全派兵廹逐,避居湖州南浔。旋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临安洞霄宫,隐居富阳北郊阳波湖董家弄。其子董丽,为宋驸马,在元乱中尽节。今其后裔大多定居浙江富阳北部山区。部分定居江苏丹阳。
董仲舒:西汉哲学家,今文经学大师。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,他对以天人三策,提出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的建议,为汉武帝采纳,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。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,杂以阴阳五行说,把神权、君权、父权、夫权贯串在一起,形成封建神学体系。提出天人感应说和三纲五常说。
董小婉:著名才女,为秦淮河八大名妓之一。容貌俏丽,善书画,通诗史,后来嫁给清代著名文学家冒襄为妾。
董邦达:(1696—1769)浙江富阳人,因政绩卓著,累官至工部尚书、礼部尚书。又是著名画家,以善画山水而著称,画凤苍逸古厚,其绘画艺术誉满京华,乾隆帝特命他主持皇家画院,人称清代画中十哲之一。是继五代董源、明代董其昌之后又一董氏大画家,合称为三董 。与曹雪芹有深交,并为他的《南鹞北鸢考工志》写过序言。终年七十四岁。
董遵诲:(926—981)涿洲范阳人(今河北涿县)。武艺绝人,能挽强命中。后汉时随父宗本从契丹南奔投刘知远。后周时从世宗攻北汉、后蜀、南唐,以功至骁武指挥使。宋初太祖重用,从慕容延钊平李筠,乾德六年(968)授通远军使,太宗时兼领灵州巡捡,在环州(斤即通远军,治今甘肃环县)十四年,团结各族酋长,使各守封疆,无所攻扰。
董其昌:字思白、号玄宰,松江华亭人(今上海松江)。明万历十七年中进士,为官不辟权贵,不徇私情,从庶吉士、翰林编修官至礼部尚书,以太子太傅致仕,终年83岁。他是明代著名画家,以他为代表的“华亭派”在山水画方面影响尤大。他是书画的创作、收藏、鉴赏方面的大家。有关书画理论著作也很多。他的画法自成风格:柔中有骨力,转折灵变,层次分明,蕴蓄丰厚,拙中带秀,清隽雅逸,以平淡天真取胜。他在篆刻、书法 上也称为一绝。
董解元:金朝时戏曲家。他根据唐人元稹的《莺莺传》创作了《西厢记诸宫调》,为后来元曲作家王实甫创作《西厢记》准备了条件。
董必武:(1885—1975)湖北黄安(今红安)人,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,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,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。1911年加入孙中山所领导的同盟会,参加了辛亥革命。1920年在湖北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,1921年7月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。随后又回湖北负责建立和发展党组织。1931年从莫斯科中山大学回国,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、中华苏维埃执行委员、最高法院院长等领导职务,对党和红色政权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。1934年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。在陕北担任中央党校校长、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。他又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代表之一,对国民党破坏抗战、破坏国共合作、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政策进行了针锋相对斗争。建国前夕,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、华北人民政府主席。建国后历任中央财委主任,政务院副总理,政法委主任、最高人民法院院长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、中共中央监委书记,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、代主席、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重要职务,是中共六大至十大的中央委员,七、八、九届政治局委员、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。1975年4月2日在北京病逝。
董振堂:(1895-1937)河北新河县人,中国工农红军杰出将领之一、宁都起义领导人之一。1923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,曾任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七十三旅旅长。1931年12月与赵搏生率部发动宁都起义,加入中国工农红军,任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副总指挥兼红十三军军长,后任红五军团长等职,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1934年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。1937年1月20日在甘肃高台与国民党军作战中牺牲。
董存瑞:(1929-1948)河北怀来人。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。1945年参加八路军,曾多次立功受奖,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48年5月26日在解放热河隆化战斗中舍身炸碉堡壮烈牺牲。朱德为他题词:“舍身为国,永垂不朽”。
四、郡望堂号
1、郡望
陇西郡:战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(公元前279年)置郡,治所在狄道(今甘肃省临洮南)。西汉时相当今甘肃东乡以东的洮河中游、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、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的东部地区。三国时魏移治襄武(今甘肃省陇西南)。北魏时相当今陇西县附近地。
济阴郡:汉景帝中元六年(公元前144年)分梁国置国,后改为郡,治所在定陶(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)。相当今山东省菏泽附近,南至定陶、北至濮城地区。
2、堂号
直笔堂、良史堂:春秋时候,董狐是晋国的史官,他写史求实存真,不怕权势。晋灵公被弑,董狐在史书上写道:“赵盾弑其君。”孔子夸奖他是“良史”。
此外,董氏的主要堂号还有“豢龙堂”、“陇西堂”、“正谊堂”、“三策堂”等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董姓宗祠通用对联】
〖董姓宗祠四言通用联〗
千秋良史;
百代儒臣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史官董狐,亦称史狐,周人辛有的后裔,世袭太史。公元前607年,晋灵公欲谋杀赵盾,赵盾被迫出走,未越晋境,其族弟赵穿攻杀灵公于桃园。当时他任职太史,认为赵盾身为正卿,“亡不出境,返不诛国乱”,罪责难逃,乃直书“赵盾弑其君”,以正视听,孔子以其“书法不隐”,赞为“古之良史”。下联典指西汉思想家、哲学家、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(公元前197-公元前104),广川(今河北省枣强东北)人。专门研究《春秋公羊传》。景帝时为博士,潜心钻研孔子学说,被将为贤良。武帝时以贤良对天人三策,为江都相和胶西王相。他提出“天人相与”,“君权神授”学说,宣扬“道之大原出于天,天不变,道亦不变”的封建神学体系。又创立“三纲”、“五常”体系,教育上主张以教化为“堤防”,立太学,设庠序。要求汉武帝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,为武帝采纳,开拓了此后二千余年以儒学为正统的局面。著有《春秋繁露》、《举贤良对策》、《董子文集》等。
千秋良史;
一代儒宗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同上。
读书行路;
种杏成林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明代书画家董其昌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华亭人,官南京礼部尚书。书法从颜真卿入手,又先后学虞世南、王羲之、李邕,自称在率易中得秀色,分行布白,疏宕秀逸,很有特色,对明末清初书坛影响极大。擅长山水画,讲究笔致墨韵,以清润明秀为特色,主张作画必须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,对后来画论产生了积极影响。著有《容台集》、《容台别集》、《画禅室随笔》、《画旨》等。下联典指三国时吴国侯官人董奉,字君异,住在庐山,为人治病不收钱,让治愈者种杏树,数年间得十余万株,蔚然成林。故后世常用“杏林春满”等词来称颂医家。
织缣偿债;
种杏成林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历史神话故事,相传东汉董永卖身葬父,后与天上织女结为夫妇,织锦偿债赎身。下联典指三国·董奉,居庐山为人治病,不取钱,愈者种杏,数年得十万株。
天人三策;
兄弟五奇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西汉思想家董仲舒。下联典指三国魏乐平侯、司徙董昭及其弟董访等兄弟的事迹。董昭,字公仁,定陶人。
双成笙韵;
小宛香奁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出历史神话故事,相传王母命其侍女董双成吹玉笙,驾鹤成仙。下联典指明末秦淮名姬董小宛,集古今闺帏韵事为《奁艳》一书。
陇西世泽;
良史家声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全联典指春秋晋史官董狐,孔子称其为“良史”。
光前裕后;
燕翼贻谋。
——佚名撰台湾省金门县董氏家庙联
金门县现有五个乡镇,37个行政村,157个自然村。但当地人民仍习惯以“乡”做为村庄住民的认同体,这可能是受到明清时期的“都→保→乡”地方层级旧制观念的影响,因为当时的“乡”,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地方聚落单元。例如,旧属19都古贤保古坑乡,就是指今日的古岗这一个自然村。 金门与厦门过去同属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管辖,当地方言都还能保留闽南方言古音,例如一般人都把“乡”读成“香”它闽南话读音与拜拜所用的“香”相同。金门家庙多且密度高,更有几个乡是“一乡数庙”的情况,例如琼林就有蔡氏家庙七处,西园有黄氏家庙四处,北山也有李氏家庙四处,盘山有翁氏家庙三处。这些家庙除代表大宗、小宗之区分外,也代表当地姓氏家族的兴盛繁衍景况于一斑。金门家庙大门之左右两扇门板题字(板门联),在后埔(金城镇)是以题“祖德”、“宗功”者较为普遍,但在金沙镇则以门神装饰绘画者较为多见。何培夫认为门神耸立寺庙大门,首当其冲而地位显要,其设置目的不外乎辟邪逐厉、迎祥纳福与安宅镇殿。在民风古朴的金门浏览众多家庙建筑,能够让人同时欣赏到生命礼俗中的善与美,它涵括了各种传统的、庄严的、亲情的、艺术的、宗教的事与物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董姓宗祠五言通用联〗
春风先入户;
暇日偶窥园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全联典指西汉·董仲舒事典。
竹送清溪月;
松摇古谷风。
——董其昌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明代擢本寺卿并侍读学士董其昌自题联。
贤者亦乐此;
卓尔未由从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杨涛著《纪晓岚外传》第15卷“董姓厅堂联”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董姓宗祠六言通用联〗
搏击咸称卧虎;
文章屡世占鳌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东海洛阳令董宣,字少平,圉人。搏击豪强,莫不震栗,京师号为“卧虎”。下联典指指明代修撰董嫾和董越的事黄。董越为成化进士。官南京工部尚书,有《圭峰文集》。
宗祧远承粤海;
祠堂永著龙城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上联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董氏宗祠联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董姓宗祠七言通用联〗
得好友来如对月;
有奇书读胜看花。
——董香光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明代名人董香光(其昌)撰书浙江省平阳县通福门培风阁联。
澄澄水映千江月;
淅淅风筛一岸蒲。
——董解元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金代戏曲家董解元《西厢记》中联语。
苍松翠柏窥颜色;
秋水春山见性情。
——董其昌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明代擢本寺卿兼侍读学士董其昌(1555-1636)撰题联。董其昌,字玄宰,号思白,又号思翁、香光居士。松江华亭(今上海松江县)人。万历进士。书法秀逸,自成一家。擅画山水。有《容台集》、《画禅室随笔》等。
麝墨轻磨声韵玉;
免毫初点色翻鸦。
——董解元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金代戏曲家董解元《西厢记》联语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董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〗
旋乾转坤,移山倒海;
济人利物,震古铄今。
——董必武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中国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杰出的领导人董必武(1885-1975)撰厦门集美鳌园联。
先德衍家声,千秋良史;
祖功垂世泽,一代儒宗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安徽省泾县董家村董氏宗祠联。
秉笔不容清,良史无私毁誉;
佩弦期易性,宾臣欲急作为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史董狐的事典。孔子以其“书法不隐”赞为“古之良史”。下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名人董安于的事典。他尝曰:“我死而晋国宁”。
三策仰前徽,道阐纯儒学业渊源须念祖;
千秋留直笔,书传良史风规整肃永贻孙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董氏宗祠联。
怀蛟入梦、卧虎锄强,溯显赫簪缨,今日相联一气;
腰龟称荣、盘龙受宠,缅辉煌勋业,蒸尝允答千秋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董氏宗祠联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附录:【董姓典故、趣事】
〖董狐笔〗
“董狐笔”现在用来比喻用作直书不讳。出自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。
春秋时期,群雄争霸。晋国的国君晋灵公刚即位,由于年龄太小,不能料理朝政,于是让赵盾、士会和荀林父三人辅佐。灵公年长即位后,昏庸无道,残暴荒淫。作为相国的赵盾,一心想灵公恢复霸业,多次劝阻晋灵公为晋国着想。晋灵公却派大力士前去刺杀赵盾。当这位大力士来到赵盾的府上时,看到赵盾在家里等候上朝,虽没有到上朝的时间但是穿戴得仍非常整齐。这位大力士认为赵盾是位忠臣,不愿干违背良心的事情;他自杀身亡。晋灵公仍然不醒悟,又派人邀请赵盾来饮酒,暗地里派兵士埋伏在四周,让他们见机行事,准备杀死赵盾。这个事被赵盾的卫士提弥明发发现后,保护赵盾安全脱离险境。赵盾和他的儿子赵朔被迫逃往国外,在逃跑的途中正巧遇见晋灵公的姐夫赵穿。赵穿听后非常生气,他前去找晋灵公评理,然而晋灵公不但不听,反而对赵穿恶声恶语。万般无奈之下,赵穿只好命令卫士一拥而上杀死了晋灵公,赵盾听到这件事后,返回晋国,把晋灵公的儿子拥立为王,这就是晋成公。
赵盾登上相位后,想知道史官对这件事的评价,于是就把太史令董狐找来,询问他有关情况。董狐把大事记录给赵盾让他亲自去看。赵盾看到上面写着“秋七月,赵盾弑其君”,并且得知这件事在朝廷上已经做了公布。赵盾质问董狐道:“谁都知道,先君不是我杀的,你们这些史官司怎么让我承担罪名呢?”董狐回答道:“你身居相位,曾经逃亡而没有走出国境,回来后又不惩办凶手。这不是你的责任,又是谁的责任呢?”赵盾听后叹息说::“《诗经》上都说‘因为我怀恋君主,所以给自己带来忧伤’。大概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吧!”
孔子评论这件事时说,董狐没有错,他是一位好史官,据法直书而不加隐讳;赵盾也没有错,他是一位贤明的大臣,为了法度而蒙受恶语,真是可惜啊!如果赵盾逃跑出了国境,就可以免除弑君之名了。
宋代文天祥的《正气歌》里就有这个典故:“在齐太史简,在晋董狐笔。”
董姓是一个古老的姓,董姓的由来,有两种说法:其中一支持起源很早,相传黄帝的已姓子孙中有个叫叔安的,被封于飂(又作蓼,在今河南唐河县),称为飂叔安。飂叔安的儿子董父,为帝舜驯养龙,被舜赐姓为董,任为豢龙氏,封之于鬷川(今山东定陶县),他的后代便以董为姓。
董姓的另一支是在周朝时出现的,据西汉史游《急就篇》及宋人邓名世《古今姓氏书辩证》记载,春秋时,周大夫辛有的两个儿子到晋国,与籍氏一起主管晋之典籍,因其职责是“董督晋史”,所以也称为董氏。这一时期晋国的都城在绛(今山西翼城东南),故此支董氏出自今山西翼城。
辛有的后裔,世袭晋国太史之职,至春秋时,有史官董狐,他不畏权贵,秉笔直书,被誉为“良史”。董狐的裔孙董翳,秦末被项羽封为翟王,都高奴(在今陕西延安延河东岸),子孙遂居陇西(郡治在今甘肃临洮)。西汉时的董仲舒为广川(今河北枣强东)人,其曾孙自广川徙陇西,裔孙徙河东(郡治在今山西夏县西北)。此外,董姓在汉代还分布于今山东定陶、高青,广东广州,四川资阳、德阳,贵州黄平,浙江余姚,湖北襄阳、枝江,福建福州,河南禹州、伊川、南阳、开封、福县、信阳、灵宝等地。至隋唐时期,除上述地区外,今安徽、湖南、江苏、江西等省的一些地方,也都有董姓的居住地。
唐代的《元和姓纂》记载董氏有四个郡望:即陇西、弘农(今河南灵宝)、河东、范阳(今河北涿州)。此外还有济阴(今山东曹县)。唐末,固始(今属河南)的董氏有随王潮、王审知入闽者。明代以前,董氏已遍布江南各省。从清康熙年间开始,董氏有族人陆续移居台湾,此后有的又徙居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。
历史上出自董姓的名人很多,西汉有哲学家、经学大师董仲舒,广川人,武帝采纳他的建议,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;还有云阳(今陕西淳化)人董贤,因貌美,为哀帝宠幸,22岁官至大司马,操纵朝政,其父、弟、岳父等均官至公卿,拥有家产万贯,贵倾朝廷。东汉初有陈留圉(今河南杞县圉镇)人董宣,因拒不向邪恶低头,被光武帝呼为“强项令”;东汉末陇西临洮(今甘肃氓县)人董卓,189年率兵入洛阳,废少帝,立献帝,挟献帝西迁长安,自为太师,后为王允、吕布所杀。三国时南郡枝江(今属湖北)人董和,与诸葛亮协力辅佐蜀后主,居官20余年,死时家无檐石之财;其子董允,蜀后主时任黄门侍郎,颇得诸葛亮信任,常谏诤后主过失;还有侯官(今福建福州市)人董奉,善医道,为人治病不取钱,治愈者使裁杏树,数年达万株。后人用“杏林”颂赞医者,即出于此。北魏时有出使西域的外交家董琬。唐代有德宗时的宰相董晋,还有琴家董庭兰。五代南唐有著名画家董源。辽代有农民起义首领董庞儿。金代有戏曲作家董解元。明代有抗倭名将董邦政,著名书画家董其昌,秦淮名妓董小宛。清代有文学家董说,画家董邦达,晚清将领董福祥。近现代有无产阶级革命家、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,宁都起义领导人之一董振堂,解放战争中的战斗英雄董存瑞。董姓可谓名人辈出。
在当今以人口多少排名的中国百家大姓中,董姓位居第29位。
一、姓氏源流
董(Dǒng)姓源出有三:
1、出自己姓。据《元和姓纂》、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等资料所载,颛顼后裔董父精于饲龙,很得帝舜的赏识,故赐董父以董为姓,其后代亦以赐姓董为氏。
2、出自官名。据《姓氏急就篇注》所载,周朝有大夫辛有,其二子在晋国任职太史,董督晋国典籍史册,子孙世袭官职,并以官为姓氏,称为董氏。
3、其他源流。据《董氏世谱》所载,帝颛顼的后代陆终有一子叫参胡,姓董,参胡的子孙便有以董为姓者。另外,朝鲜族等也有董姓。
得姓始祖:董父。颛顼帝的己姓之后,廖叔安有一子叫董父,他对龙的习性很有研究。于是帝舜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,专门养龙。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,许多龙学会了表演舞蹈。帝舜非常高兴,就封董父为鬷川(今山东省定陶北)侯,还赐他以董为姓,其后代就以董姓自居,董父也被尊称为董姓始祖。
二、迁徙分布
董姓出于同一宗源,均为高阳氏颛顼帝之后裔。据史料所载董姓的发源地在山东定陶北部、山西西南部、山东平原县一带三个地方。秦汉时,董姓在今山西、甘肃、河北、河南较为集中。另外,陕西,山东定陶、高青,广东广州,四川资阳、德阳,浙江余姚、湖北襄阳、枝江,福建福州,河南禹州、伊川、南阳、开封、杞县、信阳、灵宝等地也散居有董姓族人。后在不断的繁衍过程中,甘肃、山东两地董姓发展成当地望族。这一时期,据史书所载的董姓族人繁衍迁徙情况有:出自晋国太史一支的辛有后裔董狐裔孙董翳被封为翟王,都高奴(今陕西延安市城东延河东岸),后其子孙又迁居陇西(今甘肃临洮);西汉董仲舒为广川(今河北枣强东)人,其曾孙由广川迁至陇西,后人又迁往河东(今山西夏县西北)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社会动荡,百姓四处流散,大举迁往南方,安徽、江西、江苏、湖北及长江中、下游地区均有董姓迁徙而来者。隋唐时期,是董姓一大繁衍时期,福建、广东又有董姓迁居者。又唐代固始(今属河南)人陈元光父子开漳入闽及王潮、王审知入闽时都有董姓加入。宋元时期,金兵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的南下再度迫使董姓南迁,浙江余杭一带此时出现董姓族人。明清之际,台湾、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均分布有董姓居住者,董姓这一时期可谓遍布海内外了。今日董姓以河北、山东、山西、云南、辽宁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。冀、豫、晋三省,占董姓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一,滇、鲁、辽、浙、川、鄂、六省又占百分之三十八,而冀居住了董姓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一,为董姓第一大省。董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九位的大姓,人口较多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一。
三、历史名人
董 狐:被当时的孔子誉为良史的史官,是最早出现于史籍的董姓名人。
董 宣:字少平,陈留圉人(今河南杞县),董仲舒五代孙,东汉著名良吏,光武帝时为洛阳令,敢于搏击豪犟,为民作主,京师震栗,光武称其为‘强项令’,豪犟贵戚莫不畏惧,号其为“卧虎”,民间歌之曰:“枹鼓不鸣董少平”。七十四岁死于任上,只一床旧被覆盖遗体,家中尚存大麦数斛,破车一辆。光武闻知十分伤感,说“董宣廉洁,死乃知之”,下诏以大夫之礼葬之。
董 贤:字圣卿,云阳(今陕西淳化)人,西汉大司马。他22岁时就被哀帝宠幸,官至大司马,操纵朝政,其家族在当朝显赫一时。
董 和:(?-220)字幼宰、枝江董市人蜀汉掌军中郎将;与诸葛亮共事多年,许多建议被诸葛亮采纳,为官二十余年,外牧殊域,内干机衡,清正廉明,深受人民信任和爱戴,与少数民族交往,‘务推诚心,南土爱而信之’。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,诸葛亮对董和的高风亮节称赞不移:“幼宰之殷勤,有忠于国,则亮可少过矣”。
董 允:(?—246)字休昭,董和之子。秉承了董和的高风亮节,是时人所称的蜀中四英之一(诸葛亮、董允、蒋琬、费祎)。对董允的忠诚与才干,诸葛亮在《出师表》中给予了肯定,并力推董允主持“宫中之事”,董允受命,忠勤不懈,对后主言行,极尽诤湅之责。董允官至侍中、辅国将军、尚书令、大将军附贰等,文官武职集于一身,地位显赫,但他一身正气,正直不阿,治理蜀国业绩显著,深得民心。
董 奉:董允之孙,建康董氏之祖,游闽中,后居庐山,为一代名医,治病不取利,使之种杏,久成杏林。为今医界称为杏林由耒。
董 诰:(1740—1818)董邦达之子,乾隆二十八年中探花乾隆帝将其改为二甲弟一作金殿传胪,形降实升。累官至军机大臣、东阁大学士,擢文华殿大学士(宰相)。他通晓军事,台湾、廓尔喀平定也列名功臣。在和珅当权时代,他与王杰独不与其苟合。嘉庆帝铲除和珅时他也发挥了较重要作用。他与其父一样都是当时有名画家精书法、善绘画。他五次归还故里,生活简扑,平易近人从不倨傲,深为邻里称道。终年七十九岁。嘉庆二十三年致仕归家,十月去世。父子历事三朝,虽身居显要,但两袖清风。嘉庆帝哀诗中云:只有文章传子侄,绝无货币置田庄。
董 源:(?—962)一作董元,字叔达,钟陵人(今江西进贤),一说江南人。五代南唐画家,南唐中宗时曾任北苑副使,世称董北苑。。工山水,尤擅溪桥、渔浦、洲渚交相掩映的江南景色。用披麻皴法画山水,平淡天真,后又巨然承其风格,并称董巨,为五代、北宋间南方山水画主要流派,对后世影响很大。亦善画牛、虎、人物,传冯延巳曾将其所作古代美人画屏误为挡道宫娥而不敢入谒中主。
董 槐:(?—1262)宋濠州定远(今安徽定远)人,字庭植,嘉定十六年进士。嘉熙间历提点湖北刑狱、知江州、潭州,平息常德兵变,救济南来江北流民,甚著政绩,整肃军纪,加强训练。六年(1246)任权广西转运判官兼提点刑狱,协和西南少数民族,与交趾建立友好贸易关系。宝佑三年(1255)任右丞相兼枢密使,以整顿纲记为急务,为改革旧制,报效国家,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,从而得罪了许多大臣,因此嫉之者甚众。次年罢相,为佞臣丁大全派兵廹逐,避居湖州南浔。旋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临安洞霄宫,隐居富阳北郊阳波湖董家弄。其子董丽,为宋驸马,在元乱中尽节。今其后裔大多定居浙江富阳北部山区。部分定居江苏丹阳。
董仲舒:西汉哲学家,今文经学大师。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,他对以天人三策,提出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的建议,为汉武帝采纳,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。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,杂以阴阳五行说,把神权、君权、父权、夫权贯串在一起,形成封建神学体系。提出天人感应说和三纲五常说。
董小婉:著名才女,为秦淮河八大名妓之一。容貌俏丽,善书画,通诗史,后来嫁给清代著名文学家冒襄为妾。
董邦达:(1696—1769)浙江富阳人,因政绩卓著,累官至工部尚书、礼部尚书。又是著名画家,以善画山水而著称,画凤苍逸古厚,其绘画艺术誉满京华,乾隆帝特命他主持皇家画院,人称清代画中十哲之一。是继五代董源、明代董其昌之后又一董氏大画家,合称为三董 。与曹雪芹有深交,并为他的《南鹞北鸢考工志》写过序言。终年七十四岁。
董遵诲:(926—981)涿洲范阳人(今河北涿县)。武艺绝人,能挽强命中。后汉时随父宗本从契丹南奔投刘知远。后周时从世宗攻北汉、后蜀、南唐,以功至骁武指挥使。宋初太祖重用,从慕容延钊平李筠,乾德六年(968)授通远军使,太宗时兼领灵州巡捡,在环州(斤即通远军,治今甘肃环县)十四年,团结各族酋长,使各守封疆,无所攻扰。
董其昌:字思白、号玄宰,松江华亭人(今上海松江)。明万历十七年中进士,为官不辟权贵,不徇私情,从庶吉士、翰林编修官至礼部尚书,以太子太傅致仕,终年83岁。他是明代著名画家,以他为代表的“华亭派”在山水画方面影响尤大。他是书画的创作、收藏、鉴赏方面的大家。有关书画理论著作也很多。他的画法自成风格:柔中有骨力,转折灵变,层次分明,蕴蓄丰厚,拙中带秀,清隽雅逸,以平淡天真取胜。他在篆刻、书法 上也称为一绝。
董解元:金朝时戏曲家。他根据唐人元稹的《莺莺传》创作了《西厢记诸宫调》,为后来元曲作家王实甫创作《西厢记》准备了条件。
董必武:(1885—1975)湖北黄安(今红安)人,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,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,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。1911年加入孙中山所领导的同盟会,参加了辛亥革命。1920年在湖北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,1921年7月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。随后又回湖北负责建立和发展党组织。1931年从莫斯科中山大学回国,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、中华苏维埃执行委员、最高法院院长等领导职务,对党和红色政权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。1934年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。在陕北担任中央党校校长、陕甘宁边区政府代主席。他又是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代表之一,对国民党破坏抗战、破坏国共合作、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政策进行了针锋相对斗争。建国前夕,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、华北人民政府主席。建国后历任中央财委主任,政务院副总理,政法委主任、最高人民法院院长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、中共中央监委书记,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、代主席、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重要职务,是中共六大至十大的中央委员,七、八、九届政治局委员、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。1975年4月2日在北京病逝。
董振堂:(1895-1937)河北新河县人,中国工农红军杰出将领之一、宁都起义领导人之一。1923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,曾任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七十三旅旅长。1931年12月与赵搏生率部发动宁都起义,加入中国工农红军,任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副总指挥兼红十三军军长,后任红五军团长等职,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1934年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。1937年1月20日在甘肃高台与国民党军作战中牺牲。
董存瑞:(1929-1948)河北怀来人。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。1945年参加八路军,曾多次立功受奖,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48年5月26日在解放热河隆化战斗中舍身炸碉堡壮烈牺牲。朱德为他题词:“舍身为国,永垂不朽”。
四、郡望堂号
1、郡望
陇西郡:战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(公元前279年)置郡,治所在狄道(今甘肃省临洮南)。西汉时相当今甘肃东乡以东的洮河中游、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、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的东部地区。三国时魏移治襄武(今甘肃省陇西南)。北魏时相当今陇西县附近地。
济阴郡:汉景帝中元六年(公元前144年)分梁国置国,后改为郡,治所在定陶(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)。相当今山东省菏泽附近,南至定陶、北至濮城地区。
2、堂号
直笔堂、良史堂:春秋时候,董狐是晋国的史官,他写史求实存真,不怕权势。晋灵公被弑,董狐在史书上写道:“赵盾弑其君。”孔子夸奖他是“良史”。
此外,董氏的主要堂号还有“豢龙堂”、“陇西堂”、“正谊堂”、“三策堂”等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董姓宗祠通用对联】
〖董姓宗祠四言通用联〗
千秋良史;
百代儒臣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史官董狐,亦称史狐,周人辛有的后裔,世袭太史。公元前607年,晋灵公欲谋杀赵盾,赵盾被迫出走,未越晋境,其族弟赵穿攻杀灵公于桃园。当时他任职太史,认为赵盾身为正卿,“亡不出境,返不诛国乱”,罪责难逃,乃直书“赵盾弑其君”,以正视听,孔子以其“书法不隐”,赞为“古之良史”。下联典指西汉思想家、哲学家、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(公元前197-公元前104),广川(今河北省枣强东北)人。专门研究《春秋公羊传》。景帝时为博士,潜心钻研孔子学说,被将为贤良。武帝时以贤良对天人三策,为江都相和胶西王相。他提出“天人相与”,“君权神授”学说,宣扬“道之大原出于天,天不变,道亦不变”的封建神学体系。又创立“三纲”、“五常”体系,教育上主张以教化为“堤防”,立太学,设庠序。要求汉武帝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,为武帝采纳,开拓了此后二千余年以儒学为正统的局面。著有《春秋繁露》、《举贤良对策》、《董子文集》等。
千秋良史;
一代儒宗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同上。
读书行路;
种杏成林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明代书画家董其昌,字玄宰,号思白、香光居士,华亭人,官南京礼部尚书。书法从颜真卿入手,又先后学虞世南、王羲之、李邕,自称在率易中得秀色,分行布白,疏宕秀逸,很有特色,对明末清初书坛影响极大。擅长山水画,讲究笔致墨韵,以清润明秀为特色,主张作画必须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,对后来画论产生了积极影响。著有《容台集》、《容台别集》、《画禅室随笔》、《画旨》等。下联典指三国时吴国侯官人董奉,字君异,住在庐山,为人治病不收钱,让治愈者种杏树,数年间得十余万株,蔚然成林。故后世常用“杏林春满”等词来称颂医家。
织缣偿债;
种杏成林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历史神话故事,相传东汉董永卖身葬父,后与天上织女结为夫妇,织锦偿债赎身。下联典指三国·董奉,居庐山为人治病,不取钱,愈者种杏,数年得十万株。
天人三策;
兄弟五奇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西汉思想家董仲舒。下联典指三国魏乐平侯、司徙董昭及其弟董访等兄弟的事迹。董昭,字公仁,定陶人。
双成笙韵;
小宛香奁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出历史神话故事,相传王母命其侍女董双成吹玉笙,驾鹤成仙。下联典指明末秦淮名姬董小宛,集古今闺帏韵事为《奁艳》一书。
陇西世泽;
良史家声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全联典指春秋晋史官董狐,孔子称其为“良史”。
光前裕后;
燕翼贻谋。
——佚名撰台湾省金门县董氏家庙联
金门县现有五个乡镇,37个行政村,157个自然村。但当地人民仍习惯以“乡”做为村庄住民的认同体,这可能是受到明清时期的“都→保→乡”地方层级旧制观念的影响,因为当时的“乡”,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地方聚落单元。例如,旧属19都古贤保古坑乡,就是指今日的古岗这一个自然村。 金门与厦门过去同属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管辖,当地方言都还能保留闽南方言古音,例如一般人都把“乡”读成“香”它闽南话读音与拜拜所用的“香”相同。金门家庙多且密度高,更有几个乡是“一乡数庙”的情况,例如琼林就有蔡氏家庙七处,西园有黄氏家庙四处,北山也有李氏家庙四处,盘山有翁氏家庙三处。这些家庙除代表大宗、小宗之区分外,也代表当地姓氏家族的兴盛繁衍景况于一斑。金门家庙大门之左右两扇门板题字(板门联),在后埔(金城镇)是以题“祖德”、“宗功”者较为普遍,但在金沙镇则以门神装饰绘画者较为多见。何培夫认为门神耸立寺庙大门,首当其冲而地位显要,其设置目的不外乎辟邪逐厉、迎祥纳福与安宅镇殿。在民风古朴的金门浏览众多家庙建筑,能够让人同时欣赏到生命礼俗中的善与美,它涵括了各种传统的、庄严的、亲情的、艺术的、宗教的事与物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董姓宗祠五言通用联〗
春风先入户;
暇日偶窥园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全联典指西汉·董仲舒事典。
竹送清溪月;
松摇古谷风。
——董其昌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明代擢本寺卿并侍读学士董其昌自题联。
贤者亦乐此;
卓尔未由从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杨涛著《纪晓岚外传》第15卷“董姓厅堂联”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董姓宗祠六言通用联〗
搏击咸称卧虎;
文章屡世占鳌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东海洛阳令董宣,字少平,圉人。搏击豪强,莫不震栗,京师号为“卧虎”。下联典指指明代修撰董嫾和董越的事黄。董越为成化进士。官南京工部尚书,有《圭峰文集》。
宗祧远承粤海;
祠堂永著龙城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上联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董氏宗祠联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董姓宗祠七言通用联〗
得好友来如对月;
有奇书读胜看花。
——董香光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明代名人董香光(其昌)撰书浙江省平阳县通福门培风阁联。
澄澄水映千江月;
淅淅风筛一岸蒲。
——董解元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金代戏曲家董解元《西厢记》中联语。
苍松翠柏窥颜色;
秋水春山见性情。
——董其昌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明代擢本寺卿兼侍读学士董其昌(1555-1636)撰题联。董其昌,字玄宰,号思白,又号思翁、香光居士。松江华亭(今上海松江县)人。万历进士。书法秀逸,自成一家。擅画山水。有《容台集》、《画禅室随笔》等。
麝墨轻磨声韵玉;
免毫初点色翻鸦。
——董解元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金代戏曲家董解元《西厢记》联语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董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〗
旋乾转坤,移山倒海;
济人利物,震古铄今。
——董必武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中国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杰出的领导人董必武(1885-1975)撰厦门集美鳌园联。
先德衍家声,千秋良史;
祖功垂世泽,一代儒宗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安徽省泾县董家村董氏宗祠联。
秉笔不容清,良史无私毁誉;
佩弦期易性,宾臣欲急作为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史董狐的事典。孔子以其“书法不隐”赞为“古之良史”。下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名人董安于的事典。他尝曰:“我死而晋国宁”。
三策仰前徽,道阐纯儒学业渊源须念祖;
千秋留直笔,书传良史风规整肃永贻孙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董氏宗祠联。
怀蛟入梦、卧虎锄强,溯显赫簪缨,今日相联一气;
腰龟称荣、盘龙受宠,缅辉煌勋业,蒸尝允答千秋。
——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董氏宗祠联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附录:【董姓典故、趣事】
〖董狐笔〗
“董狐笔”现在用来比喻用作直书不讳。出自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。
春秋时期,群雄争霸。晋国的国君晋灵公刚即位,由于年龄太小,不能料理朝政,于是让赵盾、士会和荀林父三人辅佐。灵公年长即位后,昏庸无道,残暴荒淫。作为相国的赵盾,一心想灵公恢复霸业,多次劝阻晋灵公为晋国着想。晋灵公却派大力士前去刺杀赵盾。当这位大力士来到赵盾的府上时,看到赵盾在家里等候上朝,虽没有到上朝的时间但是穿戴得仍非常整齐。这位大力士认为赵盾是位忠臣,不愿干违背良心的事情;他自杀身亡。晋灵公仍然不醒悟,又派人邀请赵盾来饮酒,暗地里派兵士埋伏在四周,让他们见机行事,准备杀死赵盾。这个事被赵盾的卫士提弥明发发现后,保护赵盾安全脱离险境。赵盾和他的儿子赵朔被迫逃往国外,在逃跑的途中正巧遇见晋灵公的姐夫赵穿。赵穿听后非常生气,他前去找晋灵公评理,然而晋灵公不但不听,反而对赵穿恶声恶语。万般无奈之下,赵穿只好命令卫士一拥而上杀死了晋灵公,赵盾听到这件事后,返回晋国,把晋灵公的儿子拥立为王,这就是晋成公。
赵盾登上相位后,想知道史官对这件事的评价,于是就把太史令董狐找来,询问他有关情况。董狐把大事记录给赵盾让他亲自去看。赵盾看到上面写着“秋七月,赵盾弑其君”,并且得知这件事在朝廷上已经做了公布。赵盾质问董狐道:“谁都知道,先君不是我杀的,你们这些史官司怎么让我承担罪名呢?”董狐回答道:“你身居相位,曾经逃亡而没有走出国境,回来后又不惩办凶手。这不是你的责任,又是谁的责任呢?”赵盾听后叹息说::“《诗经》上都说‘因为我怀恋君主,所以给自己带来忧伤’。大概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吧!”
孔子评论这件事时说,董狐没有错,他是一位好史官,据法直书而不加隐讳;赵盾也没有错,他是一位贤明的大臣,为了法度而蒙受恶语,真是可惜啊!如果赵盾逃跑出了国境,就可以免除弑君之名了。
宋代文天祥的《正气歌》里就有这个典故:“在齐太史简,在晋董狐笔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