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姓起源
一、姓氏源流
伯(Bó)姓源出有四:
1、出自嬴姓,起源于夏朝初年东夷族的后人,始祖为伯益,以祖名为氏。据《风俗通》载:伯姓出自“嬴姓,伯益之后。”伯益本是黄帝后裔。舜时任东夷部族首领,曾佐禹治水,立有大功。禹得位后,曾想让位给伯益。伯益推辞不受,躲避到箕山之阳。后来,禹的儿子启得天下,建立夏朝,杀死了伯益。伯益起初在舜的属下作官,以调驯鸟兽出名,受赐姓“嬴”。故伯益也是嬴姓祖先,其后代中有嬴政,即秦始皇。伯字本意有管理一方的长官之意。益为东夷首领,故称伯益。伯益的后人有的以祖名“伯”字为姓,称伯氏。
2、出自姜姓,是炎帝的后裔,始祖是伯夷,亦以祖上行次为氏。起源于西周初年。武王伐纣时,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,曾经扣马拒谏,请求停止武力伐纣。武王不听,一举攻灭殷商,建立周朝。伯夷叔齐耻食周粟,隐居于首阳山,采食野菜树果,终被饿死。伯夷是孤竹国君的长子,其后以行次为姓得伯姓,称伯氏。
3、出自荀姓,起源于春秋时期,始祖为荀林父,以祖字为氏。荀林父字伯,世称荀伯。其孙荀阁,以其祖父功高,遂用其祖父之字“伯”为姓,称伯阁,世代子孙乃成伯姓,称伯氏。
4、出自伯字开头的双字复姓所简改。在我国早期的历史上,有许多以伯开头的双字复姓,如伯成氏、伯皇氏、伯常氏等,宋朝更有女真族的伯德氏出现,这些复姓后来很少能够见到,极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后人将姓简化成了单姓的伯氏,形成另一支伯姓。
5、出自柏氏所讹改。远古时有“柏”氏,后讹传为“伯”氏,而形成了另一支伯氏。
得姓始祖:伯益。伯氏历史悠久,不是别的姓氏可比得上的,因为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,他们是源自上古圣君虞舜时的贤人伯益,算起来已有4000多年的渊源。《风俗通》上有,“嬴姓,伯益之后”的记载。而《竹书纪年》上也有“费侯伯益出就国。”方面的论调。伯氏的始祖伯益,是上古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,曾经佐舜调驯鸟兽,被赐姓为嬴,成为后世神采飞扬的嬴姓家族的始祖。后来又曾佐禹治水有功,所以,当禹年迈时,曾有意把天下禅让给他,可是他却坚决不肯受,夏禹在后继无人的无奈情况下,才把天下传给贤明的儿子启。自此,结束了君王禅让制,开创了我国历史上4000多年家天下的局面。伯益的后裔可能大多数姓了嬴,而伯氏出现于我国历史上迟至2000多年前春秋时代。故伯氏后人奉伯益为伯姓的得姓始祖。另伯夷、荀林父亦为伯氏的祖宗(见上“2”、“3”姓源介绍)。
二、迁徙分布
(缺)伯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据《风俗通》载:“嬴姓,伯益之后,太宰嚭,字子余,姓伯氏,州犁之子,为吴太宰。”“伯”字,在古代是老大的意思,因此古代兄弟中老大名字中常有伯字,兄弟多以伯、仲、叔、季等来表示相传如嬴姓的祖先禹臣伯益。商朝末年的名士伯夷等,他们的后代中都有以祖先名字中的“伯”字作为姓氏,称为伯氏。春秋时,齐、晋、郑、宋、鲁等国公族名仕的后人里均出现了“伯”氏。另有一说,远古时有“柏”氏,后讹传为“伯”氏,而形成了另一支伯氏。此外,在我国早期的历史上,有许多以伯开头的双字复姓,如伯成氏、伯皇氏、伯常氏等,宋朝更有女真族的伯德氏出现,这些复姓后来很少能够见到,极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后人将姓简化成了单姓的伯氏。(余略)伯姓望出河东郡(今山西省黄河以东一带地区)。
三、历史名人
伯 益:禹之大臣,名益,嬴姓。伯为爵称。舜时任虞,禹治水时益辅佐有功。禹按传统的禅让制度,曾举荐皋陶为他的继承人,但皋陶早逝。于是,禹又举荐益为他的继承人。禹在东巡途中死于会稽“以天下授益”。益继位后,禹之子启与益发生争夺王位的斗争,益被启所杀。一说益推让,到箕山之阳隐居,于是启继帝位。据史载,约公元前21世纪(一说22世纪),尧的儿子启改弹让制度为世袭制度,建立夏朝,中国进入奴隶社会。最初几十年充满着两种制度的斗争,原定为禹的继承人的伯益首先起兵攻启,战败被杀。接着,有扈氏起兵与启争夺王权。在甘之战中,夏启攻灭了有扈氏,才使夏的统治得到各部落首领的认可。启的晚年,生活日益腐化。他喜欢饮酒、打猎、歌舞,而疏于朝政。启死,其子太康继位,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,政事不修,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,外部四夷背叛。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依靠强大的武力,乘夏朝内乱取而代之,史称“太康失国”。
伯 嚭:姓伯,名嚭(Pǐ 音匹),故亦称伯嚭(或作“帛喜”、“白喜”、“帛否”、“伯喜”),字子余。楚大夫伯州的犁之孙,出亡奔吴,以功任吴国太宰。善于逢迎,深得吴王夫差宠信。吴破越后,他接受贿赂,许越婿稽,并进谗言杀害伍子胥。吴亡后,降越为臣。后被越王句践所杀。
伯 牙:春秋时人。善鼓琴,学琴于成连,三年不成。成连使至东海蓬莱山,闻海水澎湃、群鸟悲号之声,情有所移,心有所感,琴艺大进。琴曲《水仙操》、《高山流水》传为其作品。与锺子期善,能穷其意趣。后子期死,痛世无知音,不复鼓琴。虽是传说中的人物,但人们却宁肯信其有,不肯信其无,因为他的《高山流水》以及他与钟子期的“知音”佳话,均已成了千古绝唱。
伯 乐:春秋时人。或说姓孙,名阳,亦称阳子。善相马,据《淮南子·道应》说他是秦穆公的臣子,曾荐方九堙为穆公相马,认为相千里马必须“得其精而忘其粗,在其内而忘其外”,其观点对后人启发极大。难怪人们会发出“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”有感叹。相传有骐骥伏盐车上行,见而长鸣,伯乐下车泣之。骥于是俯而喷,仰而鸣,声闻于天。年长,荐九方堙于穆公。堙相马,不辨马之雌雄、颜色,穆公不悦。伯乐以为相千里马在于“得其精而忘其粗,在其内而忘其外”。
伯 达:西周成王进人。或以为宣王时人。伯达与伯适、仲突、仲忽、叔夜、叔夏、季随、季騧称周之八士。
伯 夷:商末人。孤竹国君初之子。墨胎氏,名允,字公信。相传其父遗命其弟叔齐为君,叔齐让伯夷,伯夷遁去。叔齐亦不立而相与往归西伯(周文王)。周武王伐纣,两人叩马谏,以为不仁。及周灭商,夷、齐耻食周粟而隐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,遂饿死。
伯 宗: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(公元前?-公元前576)。贤而好直言。晋景公六年以“鞭之长,不及马腹”谏止晋攻楚。其含义为“虽然晋国强大,也无力战胜楚国”。现代汉语的成语“鞭长莫及”由此而来。每上朝时,妻子常规劝他:“您好直言,那些行为不端的人都厌恶您,一定有祸到您身上!”他不听。后来在栾弗忌之难中,果然被进谗言而遭杀害。
四、郡望堂号
1、郡望
河东郡:①指今山西省。②秦置河东郡,治安邑,辖晋西南地区。东晋移治蒲坂(今山西省永济蒲州镇,按即刘裕灭后秦时)。隋唐为蒲州河东郡。隋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。明并河东县入蒲州。③唐有河东道,又设河东节度使。道治蒲州,节度使治太原(今太原市西南)。④宋有河东路,治并州(太原府,今太原市),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,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。金分河东南路、河东北路。南路治平阳(今临汾),北路治太原府。
2、堂号
伯益堂:古有个贤人叫伯益,他就是伯姓的始祖。舜时任东夷部族首领,曾佐禹治水,立有大功。禹得位后,曾想让位给伯益。伯益推辞不受,躲避到箕山之阳。故伯氏后人以“伯益”作为伯姓的堂号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伯姓宗祠通用对联】
〖伯姓宗祠四言通用联〗
元公遐裔;
宣圣高徒。
——佚名撰伯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上古帝喾高辛氏的八个才子之一伯虎,舜举之,使布五教于四方。下联典指春秋时孔子弟子伯虔,少孔子五十岁,鲁人。
子期良友;
帝喾才人。
——佚名撰伯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春秋时鼓琴名人伯牙,尝学于成连,与钟子期善。子期死,伯牙不复鼓琴,痛世无知音。下联典指上古帝喾高辛氏的八个才子之一伯虎,舜举之,使布五教于四方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伯姓宗祠五言通用联〗
白日莫闲过;
人生不再来。
——佚名撰伯姓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伯姓之“伯”字的析字联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伯姓宗祠六言通用联〗
远祖楚为太宰;
先人晋有大夫。
——佚名撰伯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春秋时楚国太宰伯州黎,康王时在任。下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大夫伯宗,贤而好以直辨,凌人,后遭受害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伯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〗
儒行著称,圣门笃学;
直言及难,贤妇进规。
——佚名撰伯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伯虔,字子析,孔子弟子,勤奋好学,以儒行著称。下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大夫伯宗,贤能又敢于直言。每上朝时,妻子常规劝他:“您好直言,那些行为不端的人都厌恶您,一定有祸到您身上!”他不听。后来在栾弗忌之难中,果然被进谗言而遭杀害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伯姓典故、趣事】
〖伯益挖井〗
打一眼水井在现代人眼里是件普通的事。但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,挖一眼水井比现代打一口石油井要难得多。水是一切生命的源 泉。整个地球分配比例是:三山六水一分田。看来水占了地球主要面积。
传说,黄帝定居陕西以北黄土高原后, 连年五谷丰登,丰衣 足食,吃水用水却成了头等大事,开始人们都用雨水,遇到天旱,群民因吃不到水,只好又迁回离河水较近的半坡山川居住。不长时间,定居在黄土高原的群民几乎纷纷走散,各奔东西。黄帝为吃水问题,常常发愁,有一天,他找来懂地质的伯益,询问如何解决高原吃水用水问题。伯益说:“过去咱们的群民都在半山坡居住,前有河水,背靠树林,如今定居在黄土高原什么都好,就是无水可取。我想了很长时间,最好在平地挖水窖,把雨水盛起来供群民用水”。黄帝沉思了半天,说:“这倒是个办法,不妨先试一试。”伯益动员凡五户人家挖一个水窖。不多久,群民都挖成了水窖。由于不懂如何处理水窖内渗水技术,每盛满窖水,很快就全渗完了。等到人们用水时,个个成了干窖。所以,打成的水窖等于无用。
有一天,伯益一个人去深沟底担水,看见绿汪汪的泉水,独一个蹲在泉水旁边上下观察。他想,如果从高原上挖一个深洞,一直挖到沟底,通到有水的地方。人们用水时,再用绳子往上吊,需用多少吊多少,再也不愁无水可用了。
伯益的想法得到黄帝支持。他积极组织人力,选好地形,整天带领群民挖井。一直挖到底,果然出水了,伯益高兴向黄帝报喜,群民们到处欢腾,到处高喊:“伯益把水挖出来了!”井挖成了,水也出来了,就是吊不上来。人们干着急,没办法。原因是伯益挖井时,只顾往下挖土,没注意井身的端正。几十丈深的井洞,歪歪扭扭。当人们用绳子系着尖底瓶从井口放下去,还没放到井底,就被歪扭的井洞把陶制尖底瓶碰破打碎。后来,有人又采用木桶吊水,木桶虽然一下子碰不破,但盛满的水被歪扭的井洞一碰,水就全洒了。人们爬在井沿上,一眼就可望见井底的水波,可就是吊不上来。群民都埋怨伯益是劳民伤财,远水解不了近渴。
有一天,黄帝突然召集全体群民,开“庆功大会”,人们纷纷走来,相互询问:黄帝为谁开庆功会!大家都不知道,等人们到齐后,黄帝站起来向群民宣告:“今天召集大家来,专门庆贺伯益在黄土高原上打井成功,作出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……。”没等黄帝说完,群民们就纷纷议论说:挖了口歪歪扭扭的黑窟窿,只能照见水,就是用不上水,这能算作功劳,有啥可庆贺的?……黄帝听到这些议论,接着又说:“开天辟地以来,高原上能挖出深井水,这本身就是了不起一件大事,这就奠定了我们能不能在黄土高原上定居下来,生存下去。至于井身(洞)挖歪了,一时吊不上来水,这是小事,咱们挖它十口八口,把井身(洞)挖端正,问题不就解决了吧?”黄帝讲完,亲手奖给伯益两张虎皮,一件鹿皮挂。接着又把伯益挖井的地方命名为“井儿村”(此村现在陕西宝鸡蟠溪乡)。
从这以后,挖井又重新开始了。由于吸取了第一口井教训,第二、第三口井相继挖成功了。很顺利地把水吊上来。井水不仅清凉,又特别干净,人们食用后,疾病也大大减少。黄土高原就成为人们唯一生存源泉。早先因高原无水被迫迁走的群民,都纷纷迁返回到黄土高原定居。几年来,迁居的群民越来越多,为了便于管理,黄帝命伯益、常先、大鸿等大臣以井划分区域,因而就出现了:“八家为井,井井四道;而分八宅,同井而饮。存亡更守,井为一邻,邻为三朋,朋三为里。里为五邑,邑十为都,都十为师,井井有序。”黄帝政治经济从此走向正规轨道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鞭长莫及〗
春秋时,楚庄王派申舟访问齐国。从楚国到齐国,要经过宋国,按理应事先通知宋国。可是楚庄王自恃大国,不把宋国放在眼里,说:“不用通知宋国,只管过去就是 !”
申舟经过宋国的时候,宋国就把他扣留了。当时执掌宋国国务的华元对国君宋文公说 :“楚国使者,经过我国,事先连通知都没有,简直把我国看作已经亡了,成为它的属地了,这是不能容忍的!我们必须维护主权独立和尊严,不能受这样的侮辱!他们如果借此发兵,我们大不了也是亡国,我们宁愿战败而亡,决不可屈辱而亡 !”于是,把申舟杀了,并且准备迎击楚国的“问罪之师”
楚庄公听到申舟被杀的消息,果然立刻发兵,向宋国大举进攻,一下子就把宋国团团围住。据《左传》载,这是鲁宣公十四年秋天九月里的事,可是直到第二年五月里,楚军还是没有取胜 ,双方相持不下 。这时,宋国曾派大夫乐婴齐去晋国,请求出兵援助。当时晋景公倒是愿意出兵,但是大夫伯宗却不敢得罪强大的楚国,他对晋景公说:“古话说:‘虽鞭之长,不及马腹’,我们哪里管得着楚国的事儿?不如暂不出兵,且等楚国国势衰退以后再说吧 。”晋景公,就只派了一位大夫叫解扬的,到宋国去安慰一番,并没有给与任何实际的援助。
“虽鞭之长,不及马腹”意思是说:马肚子不是挨鞭子的地方,鞭子纵然长,也打不到马肚子上去 。
伯(Bó)姓源出有四:
1、出自嬴姓,起源于夏朝初年东夷族的后人,始祖为伯益,以祖名为氏。据《风俗通》载:伯姓出自“嬴姓,伯益之后。”伯益本是黄帝后裔。舜时任东夷部族首领,曾佐禹治水,立有大功。禹得位后,曾想让位给伯益。伯益推辞不受,躲避到箕山之阳。后来,禹的儿子启得天下,建立夏朝,杀死了伯益。伯益起初在舜的属下作官,以调驯鸟兽出名,受赐姓“嬴”。故伯益也是嬴姓祖先,其后代中有嬴政,即秦始皇。伯字本意有管理一方的长官之意。益为东夷首领,故称伯益。伯益的后人有的以祖名“伯”字为姓,称伯氏。
2、出自姜姓,是炎帝的后裔,始祖是伯夷,亦以祖上行次为氏。起源于西周初年。武王伐纣时,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,曾经扣马拒谏,请求停止武力伐纣。武王不听,一举攻灭殷商,建立周朝。伯夷叔齐耻食周粟,隐居于首阳山,采食野菜树果,终被饿死。伯夷是孤竹国君的长子,其后以行次为姓得伯姓,称伯氏。
3、出自荀姓,起源于春秋时期,始祖为荀林父,以祖字为氏。荀林父字伯,世称荀伯。其孙荀阁,以其祖父功高,遂用其祖父之字“伯”为姓,称伯阁,世代子孙乃成伯姓,称伯氏。
4、出自伯字开头的双字复姓所简改。在我国早期的历史上,有许多以伯开头的双字复姓,如伯成氏、伯皇氏、伯常氏等,宋朝更有女真族的伯德氏出现,这些复姓后来很少能够见到,极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后人将姓简化成了单姓的伯氏,形成另一支伯姓。
5、出自柏氏所讹改。远古时有“柏”氏,后讹传为“伯”氏,而形成了另一支伯氏。
得姓始祖:伯益。伯氏历史悠久,不是别的姓氏可比得上的,因为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,他们是源自上古圣君虞舜时的贤人伯益,算起来已有4000多年的渊源。《风俗通》上有,“嬴姓,伯益之后”的记载。而《竹书纪年》上也有“费侯伯益出就国。”方面的论调。伯氏的始祖伯益,是上古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,曾经佐舜调驯鸟兽,被赐姓为嬴,成为后世神采飞扬的嬴姓家族的始祖。后来又曾佐禹治水有功,所以,当禹年迈时,曾有意把天下禅让给他,可是他却坚决不肯受,夏禹在后继无人的无奈情况下,才把天下传给贤明的儿子启。自此,结束了君王禅让制,开创了我国历史上4000多年家天下的局面。伯益的后裔可能大多数姓了嬴,而伯氏出现于我国历史上迟至2000多年前春秋时代。故伯氏后人奉伯益为伯姓的得姓始祖。另伯夷、荀林父亦为伯氏的祖宗(见上“2”、“3”姓源介绍)。
二、迁徙分布
(缺)伯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据《风俗通》载:“嬴姓,伯益之后,太宰嚭,字子余,姓伯氏,州犁之子,为吴太宰。”“伯”字,在古代是老大的意思,因此古代兄弟中老大名字中常有伯字,兄弟多以伯、仲、叔、季等来表示相传如嬴姓的祖先禹臣伯益。商朝末年的名士伯夷等,他们的后代中都有以祖先名字中的“伯”字作为姓氏,称为伯氏。春秋时,齐、晋、郑、宋、鲁等国公族名仕的后人里均出现了“伯”氏。另有一说,远古时有“柏”氏,后讹传为“伯”氏,而形成了另一支伯氏。此外,在我国早期的历史上,有许多以伯开头的双字复姓,如伯成氏、伯皇氏、伯常氏等,宋朝更有女真族的伯德氏出现,这些复姓后来很少能够见到,极可能是由于他们的后人将姓简化成了单姓的伯氏。(余略)伯姓望出河东郡(今山西省黄河以东一带地区)。
三、历史名人
伯 益:禹之大臣,名益,嬴姓。伯为爵称。舜时任虞,禹治水时益辅佐有功。禹按传统的禅让制度,曾举荐皋陶为他的继承人,但皋陶早逝。于是,禹又举荐益为他的继承人。禹在东巡途中死于会稽“以天下授益”。益继位后,禹之子启与益发生争夺王位的斗争,益被启所杀。一说益推让,到箕山之阳隐居,于是启继帝位。据史载,约公元前21世纪(一说22世纪),尧的儿子启改弹让制度为世袭制度,建立夏朝,中国进入奴隶社会。最初几十年充满着两种制度的斗争,原定为禹的继承人的伯益首先起兵攻启,战败被杀。接着,有扈氏起兵与启争夺王权。在甘之战中,夏启攻灭了有扈氏,才使夏的统治得到各部落首领的认可。启的晚年,生活日益腐化。他喜欢饮酒、打猎、歌舞,而疏于朝政。启死,其子太康继位,也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,政事不修,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,外部四夷背叛。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依靠强大的武力,乘夏朝内乱取而代之,史称“太康失国”。
伯 嚭:姓伯,名嚭(Pǐ 音匹),故亦称伯嚭(或作“帛喜”、“白喜”、“帛否”、“伯喜”),字子余。楚大夫伯州的犁之孙,出亡奔吴,以功任吴国太宰。善于逢迎,深得吴王夫差宠信。吴破越后,他接受贿赂,许越婿稽,并进谗言杀害伍子胥。吴亡后,降越为臣。后被越王句践所杀。
伯 牙:春秋时人。善鼓琴,学琴于成连,三年不成。成连使至东海蓬莱山,闻海水澎湃、群鸟悲号之声,情有所移,心有所感,琴艺大进。琴曲《水仙操》、《高山流水》传为其作品。与锺子期善,能穷其意趣。后子期死,痛世无知音,不复鼓琴。虽是传说中的人物,但人们却宁肯信其有,不肯信其无,因为他的《高山流水》以及他与钟子期的“知音”佳话,均已成了千古绝唱。
伯 乐:春秋时人。或说姓孙,名阳,亦称阳子。善相马,据《淮南子·道应》说他是秦穆公的臣子,曾荐方九堙为穆公相马,认为相千里马必须“得其精而忘其粗,在其内而忘其外”,其观点对后人启发极大。难怪人们会发出“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”有感叹。相传有骐骥伏盐车上行,见而长鸣,伯乐下车泣之。骥于是俯而喷,仰而鸣,声闻于天。年长,荐九方堙于穆公。堙相马,不辨马之雌雄、颜色,穆公不悦。伯乐以为相千里马在于“得其精而忘其粗,在其内而忘其外”。
伯 达:西周成王进人。或以为宣王时人。伯达与伯适、仲突、仲忽、叔夜、叔夏、季随、季騧称周之八士。
伯 夷:商末人。孤竹国君初之子。墨胎氏,名允,字公信。相传其父遗命其弟叔齐为君,叔齐让伯夷,伯夷遁去。叔齐亦不立而相与往归西伯(周文王)。周武王伐纣,两人叩马谏,以为不仁。及周灭商,夷、齐耻食周粟而隐于首阳山,采薇而食,遂饿死。
伯 宗: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(公元前?-公元前576)。贤而好直言。晋景公六年以“鞭之长,不及马腹”谏止晋攻楚。其含义为“虽然晋国强大,也无力战胜楚国”。现代汉语的成语“鞭长莫及”由此而来。每上朝时,妻子常规劝他:“您好直言,那些行为不端的人都厌恶您,一定有祸到您身上!”他不听。后来在栾弗忌之难中,果然被进谗言而遭杀害。
四、郡望堂号
1、郡望
河东郡:①指今山西省。②秦置河东郡,治安邑,辖晋西南地区。东晋移治蒲坂(今山西省永济蒲州镇,按即刘裕灭后秦时)。隋唐为蒲州河东郡。隋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。明并河东县入蒲州。③唐有河东道,又设河东节度使。道治蒲州,节度使治太原(今太原市西南)。④宋有河东路,治并州(太原府,今太原市),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,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。金分河东南路、河东北路。南路治平阳(今临汾),北路治太原府。
2、堂号
伯益堂:古有个贤人叫伯益,他就是伯姓的始祖。舜时任东夷部族首领,曾佐禹治水,立有大功。禹得位后,曾想让位给伯益。伯益推辞不受,躲避到箕山之阳。故伯氏后人以“伯益”作为伯姓的堂号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伯姓宗祠通用对联】
〖伯姓宗祠四言通用联〗
元公遐裔;
宣圣高徒。
——佚名撰伯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上古帝喾高辛氏的八个才子之一伯虎,舜举之,使布五教于四方。下联典指春秋时孔子弟子伯虔,少孔子五十岁,鲁人。
子期良友;
帝喾才人。
——佚名撰伯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春秋时鼓琴名人伯牙,尝学于成连,与钟子期善。子期死,伯牙不复鼓琴,痛世无知音。下联典指上古帝喾高辛氏的八个才子之一伯虎,舜举之,使布五教于四方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伯姓宗祠五言通用联〗
白日莫闲过;
人生不再来。
——佚名撰伯姓宗祠通用联
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伯姓之“伯”字的析字联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伯姓宗祠六言通用联〗
远祖楚为太宰;
先人晋有大夫。
——佚名撰伯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春秋时楚国太宰伯州黎,康王时在任。下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大夫伯宗,贤而好以直辨,凌人,后遭受害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伯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〗
儒行著称,圣门笃学;
直言及难,贤妇进规。
——佚名撰伯姓宗祠通用联
上联典指春秋时鲁国人伯虔,字子析,孔子弟子,勤奋好学,以儒行著称。下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大夫伯宗,贤能又敢于直言。每上朝时,妻子常规劝他:“您好直言,那些行为不端的人都厌恶您,一定有祸到您身上!”他不听。后来在栾弗忌之难中,果然被进谗言而遭杀害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伯姓典故、趣事】
〖伯益挖井〗
打一眼水井在现代人眼里是件普通的事。但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,挖一眼水井比现代打一口石油井要难得多。水是一切生命的源 泉。整个地球分配比例是:三山六水一分田。看来水占了地球主要面积。
传说,黄帝定居陕西以北黄土高原后, 连年五谷丰登,丰衣 足食,吃水用水却成了头等大事,开始人们都用雨水,遇到天旱,群民因吃不到水,只好又迁回离河水较近的半坡山川居住。不长时间,定居在黄土高原的群民几乎纷纷走散,各奔东西。黄帝为吃水问题,常常发愁,有一天,他找来懂地质的伯益,询问如何解决高原吃水用水问题。伯益说:“过去咱们的群民都在半山坡居住,前有河水,背靠树林,如今定居在黄土高原什么都好,就是无水可取。我想了很长时间,最好在平地挖水窖,把雨水盛起来供群民用水”。黄帝沉思了半天,说:“这倒是个办法,不妨先试一试。”伯益动员凡五户人家挖一个水窖。不多久,群民都挖成了水窖。由于不懂如何处理水窖内渗水技术,每盛满窖水,很快就全渗完了。等到人们用水时,个个成了干窖。所以,打成的水窖等于无用。
有一天,伯益一个人去深沟底担水,看见绿汪汪的泉水,独一个蹲在泉水旁边上下观察。他想,如果从高原上挖一个深洞,一直挖到沟底,通到有水的地方。人们用水时,再用绳子往上吊,需用多少吊多少,再也不愁无水可用了。
伯益的想法得到黄帝支持。他积极组织人力,选好地形,整天带领群民挖井。一直挖到底,果然出水了,伯益高兴向黄帝报喜,群民们到处欢腾,到处高喊:“伯益把水挖出来了!”井挖成了,水也出来了,就是吊不上来。人们干着急,没办法。原因是伯益挖井时,只顾往下挖土,没注意井身的端正。几十丈深的井洞,歪歪扭扭。当人们用绳子系着尖底瓶从井口放下去,还没放到井底,就被歪扭的井洞把陶制尖底瓶碰破打碎。后来,有人又采用木桶吊水,木桶虽然一下子碰不破,但盛满的水被歪扭的井洞一碰,水就全洒了。人们爬在井沿上,一眼就可望见井底的水波,可就是吊不上来。群民都埋怨伯益是劳民伤财,远水解不了近渴。
有一天,黄帝突然召集全体群民,开“庆功大会”,人们纷纷走来,相互询问:黄帝为谁开庆功会!大家都不知道,等人们到齐后,黄帝站起来向群民宣告:“今天召集大家来,专门庆贺伯益在黄土高原上打井成功,作出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……。”没等黄帝说完,群民们就纷纷议论说:挖了口歪歪扭扭的黑窟窿,只能照见水,就是用不上水,这能算作功劳,有啥可庆贺的?……黄帝听到这些议论,接着又说:“开天辟地以来,高原上能挖出深井水,这本身就是了不起一件大事,这就奠定了我们能不能在黄土高原上定居下来,生存下去。至于井身(洞)挖歪了,一时吊不上来水,这是小事,咱们挖它十口八口,把井身(洞)挖端正,问题不就解决了吧?”黄帝讲完,亲手奖给伯益两张虎皮,一件鹿皮挂。接着又把伯益挖井的地方命名为“井儿村”(此村现在陕西宝鸡蟠溪乡)。
从这以后,挖井又重新开始了。由于吸取了第一口井教训,第二、第三口井相继挖成功了。很顺利地把水吊上来。井水不仅清凉,又特别干净,人们食用后,疾病也大大减少。黄土高原就成为人们唯一生存源泉。早先因高原无水被迫迁走的群民,都纷纷迁返回到黄土高原定居。几年来,迁居的群民越来越多,为了便于管理,黄帝命伯益、常先、大鸿等大臣以井划分区域,因而就出现了:“八家为井,井井四道;而分八宅,同井而饮。存亡更守,井为一邻,邻为三朋,朋三为里。里为五邑,邑十为都,都十为师,井井有序。”黄帝政治经济从此走向正规轨道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鞭长莫及〗
春秋时,楚庄王派申舟访问齐国。从楚国到齐国,要经过宋国,按理应事先通知宋国。可是楚庄王自恃大国,不把宋国放在眼里,说:“不用通知宋国,只管过去就是 !”
申舟经过宋国的时候,宋国就把他扣留了。当时执掌宋国国务的华元对国君宋文公说 :“楚国使者,经过我国,事先连通知都没有,简直把我国看作已经亡了,成为它的属地了,这是不能容忍的!我们必须维护主权独立和尊严,不能受这样的侮辱!他们如果借此发兵,我们大不了也是亡国,我们宁愿战败而亡,决不可屈辱而亡 !”于是,把申舟杀了,并且准备迎击楚国的“问罪之师”
楚庄公听到申舟被杀的消息,果然立刻发兵,向宋国大举进攻,一下子就把宋国团团围住。据《左传》载,这是鲁宣公十四年秋天九月里的事,可是直到第二年五月里,楚军还是没有取胜 ,双方相持不下 。这时,宋国曾派大夫乐婴齐去晋国,请求出兵援助。当时晋景公倒是愿意出兵,但是大夫伯宗却不敢得罪强大的楚国,他对晋景公说:“古话说:‘虽鞭之长,不及马腹’,我们哪里管得着楚国的事儿?不如暂不出兵,且等楚国国势衰退以后再说吧 。”晋景公,就只派了一位大夫叫解扬的,到宋国去安慰一番,并没有给与任何实际的援助。
“虽鞭之长,不及马腹”意思是说:马肚子不是挨鞭子的地方,鞭子纵然长,也打不到马肚子上去 。